RFID是一种无线通信技术,可以通过无线电信号识别特定目标并读写相关数据,而无须识别系统与特定目标之间建立机械或者光学接触,RFID在自动识别、物品物流管理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在物联网中是最终端的物品身份识别方法。
关于RFID技术的起源,我们要先了解一个真实的故事,故事的背景是二战期间的一场普通战役,而RFID技术在这场战役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可以说它决定了这场战役的胜负,同时也决定了人类的历史喝命运。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欧洲西部上空一场激烈的空战在英德之间展开了,这场被后世称为的不列颠空战,终局以英国取胜,在这次胜利中起到关键作用的一项技术便是1935年英国空军司令部最先提出的无线电敌我识别系统。因为在不列颠空战中,德国战机与英国战机轮廓相像,在快速、混乱、极端危险的空战中它们看起来十分相似,单靠肉眼的敌我识别根本无法在瞬息万变的空战中占得先机。英军的无线电敌我识别系统在该次空战中为英国取得了巨大的技术优势,为英国此次空战的最终胜利立下了汗马功劳。
从这个故事来看,当时的敌我识别器大多与雷达协同工作,识别的“友”“敌”信息在雷达显示器上表明。敌我识别器一般由询问器和应答器两部分组成并配合工作,其工作原理是询问器发射事先编好的电子脉冲码,若目标为友方,则应答器接收到信号后会发射已约定好的脉冲编码,如果对方不回答或者回答错误即可认为是敌方,这基本具备了当前RFID技术的主要特征,这便是RFID起源的由来。
1948年,RFID技术初步形成理论,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RFID技术步入快速发展的轨道,而RFID技术的商业应用也是在以交通运输的应用最为成功,随着RFID发展越来越快速,美国、欧洲、日本等发达国家都认证了本国或地区的编码体系标准。
1993年,我们政府颁布实施“金卡工程”计划,加速我们国民经济信息进程,1996年10月,北京首都机场高速公路收费站安装了国内首个基于RFID技术的不停车收费系统。在过去的十多年中,中国加速了制定自己RFID标准的进程,技术研发和产业化准备工作也同步进行,2005年12月,中国信息产业部宣布成立电子标签国家标准,至今我们已经制定完成了多个RFID标准,包括自主知识产权的GB29761标准,以及军队标准,电子车辆标识等多行业和应用标准。
而在RFID应用领域,iData企业的RFID读写设备在超远距性能上有创新,其搭载高性能模组和高灵敏度圆极化天线,识读距离可达到15m,标签识读速率可达700tags/s。